首页 > 商业

桂林两人上榜!向她们致敬

来源:桂林晚报 发表时间:2023-08-11 10:12:32
分享到

日前,自治区教育厅开展了2022年广西最美乡村教师评选活动,评选出最美乡村教师30人。其中,桂林龙胜各族自治县乐江镇地灵小学教师杨旭丽、资源县资源镇初中教师莫杰榜上有名。长期坚守乡村教育教学一线,在乡镇和村屯学校工作10年以上,他们理想信念坚定,帮助广大乡村学生筑梦追梦圆梦。在乡村,他们无疑最为让人敬佩。

莫杰:33年乡村教育的挚爱守望


(资料图片)

“一根粉笔,挥斥方遒书古今;三尺讲台,寒来暑往铸师魂。”从1990年师范学校毕业开始,莫杰几十年如一日,把满腔的热情全部倾注到自己钟爱的教育事业之中,用爱心、细心、耐心书写与孩子们的精彩故事。

课堂上,她用专业知识和活跃的教学方式,教育学生;生活中,她与学生亦师亦友,耐心倾听和解决学生的烦心事。从教33年,任班主任32年,从车田苗族乡龙塘完小到瓜里乡白水完小,从梅溪初中到资源镇初中,莫杰荣获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优秀教师、桂林市优秀教师、资源县优秀教师……一份份沉甸甸的荣誉,记载着她33年的磨砺与守望。

莫杰1990年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车田苗族乡龙塘完小,当上了复式班班主任。当时学校的教学、生活条件差,土坯房、青屋背,地面凹凸不平,夏天的教室像火炉,冬天的宿舍如冰窖,屋顶大雨大漏、小雨小漏,上课还得经常挪动课桌避雨水……面对如此情景,她心中犹豫过,也曾想过另谋生路,但当她看到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目光和天真无邪的笑脸时,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坚守。

为了改善教学条件,她带领学生利用休息时间清理校园杂草和地面,利用周末请师傅检瓦修葺校舍……她待过的学校,都是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多,为了乡村孩子的健康成长,她从衣、食、住、行、学等方方面面去关心、呵护他们,无论天晴下雨、寒冬酷暑,她都坚持每天身体力行,榜样导行,她做的每项工作都让学校领导放心、学生开心、家长安心。

在乡村教师的岗位上,从青丝到白发,莫杰从未改变她对贫困山区学生的博爱,对乡村教育事业的信仰。

她的学生对她的评价是“莫老师是我们的良师益友”,生活中是妈妈,学习中是老师,情感上是朋友,同事和家长们称她为“老黄牛”“女铁人”。莫杰说,这些肯定性的评价是对她坚守乡村教育的最高赞誉。

一个合格的教师,是既要教书,更要育人。莫杰33年的从教经验就是“铸造师魂”。她从严要求自己,以学生为本,突出一个“爱”字。

1997年,莫杰担任梅溪初中81班班主任。正月开学时,发现坪水底村梨子坪屯的学生小钱没有返校。梨子坪离乡镇四十余里,不通车,不通电话。周末,莫杰只身冒着早春寒风,跋山涉水几十里去家访。来到小钱家,得知其父右手残疾,母亲丢下他父子跑了,家里拿不出学杂费和生活费。莫杰见状,流下了同情的泪水,恳求其父一定要送孩子上学,并答应资助钱小明的上学费用。其父亲终于被感动了,答应让孩子返校学习。如今,早已大学毕业的小钱在广东佛山工作,逢年过节,该同学都打电话、发微信问候莫杰。

唯至诚者,能致其极。于莫杰而言,看到学生们的健康成长,成人成才是最幸福的事情。“先有父母心,再做教书人”这是她从教33年,32年担任班主任最大的感悟。

在教学中,莫杰根据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研读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上课生动活泼、寓教于乐,融会贯通,她的课堂驾驭能力在锤炼中得到了提升。她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形成了“新颖开头,放开讨论,精心点拨,巧妙结尾”的课堂教学模式,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她的语文课堂融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思想性为一体,聚焦学生能力培养。她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鼓励学生敢想、善思,引领学生高效地学习,她的高效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在全校得到了推广。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莫杰始终坚守三尺讲台,因材施教,以德树人。她在备课时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人物品质资源,全面育人。她积极推广“语文高效课堂”成果,自创了“山区学生参与式作文评改”等教学模式,初显成效。她的课堂教学方法新颖,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领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她所教班级学生成绩优秀,她的语文教学成绩在全县中考、统考、抽考质量检测中,每次都是名列前茅,被同行们信服。

莫杰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充满爱心和信任,在严爱相济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和贴心人。从教多年来,莫杰一直有家访的习惯,她说:“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和特殊家庭孩子比例较高,在全面掌握情况后,才知道孩子最需要什么。”

32年来,莫杰辛勤耕耘,满园春色,桃李芬芳,成绩显著。近5年来,获各类奖项、荣誉等共33次,一、综合荣誉奖:2022年荣获自治区优秀教师,2020年荣获桂林市优秀教师;2021年桂林市教育学会优秀教师;2018年获桂林市先进班集体;2019年县五四红旗团支部;2018年至2021年连续3年被评为县优秀教师;2018年至2022年连续五年被评为县优秀班主任。

如月变迁,初心不改。莫杰用勤奋和智慧书写教育人生,三十年如一日,坚守乡村教育,以出色的教育教学工作和无私奉献精神,赢得了同学们的尊敬,同事的赞赏,领导的肯定和社会的认可,书写了乡村教育的美丽篇章。

杨旭丽:山区教育阵地上的白杨树

从1996年9月参加工作以来,杨旭丽待过的最远的学校是乐江乡西腰小学。西腰村位于龙胜的西北部,距离县城74公里,距离乐江乡政府所在地37公里,号称龙胜的“西伯利亚”。近两年,所在的地灵小学距离乡政府所在地23公里。学校的偏远,条件的艰苦并没有吓退这个热情的姑娘。从此,她在偏远山区里一教就是二十多年。2018年5月,杨旭丽入围 “中国好人榜”,2023年7月,杨旭丽被评为广西最美乡村教师。

在他的经营下,曾经落后的西腰小学、地灵小学旧貌换新颜,为了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她发动老师们在课余时间里自己动手美化学校,大到围墙、教室的墙面,小到楼梯的每一级阶梯,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凝聚着老师们的心血。

“我一直都在山区小学教书,没有离开过。”杨旭丽告诉记者,她从小就对教师的职业非常喜欢。“小的时候我的母亲是一名山区代课老师,或许是受她的影响,我从小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教师。”杨旭丽1996年高中毕业后就到地宝片代课,“那时候工资一个月就几十块钱,但能跟学生在一起就觉得很开心。”条件虽然艰苦,但杨旭丽在家人的支持下一边教书一边学习深造,2000年通过公开考试转为正式教师。当转为正式老师时,杨旭丽首先想到的就是回到曾经的西腰村教书。

需要老师的地方其实有很多,为什么会选择待在山区教书呢?

杨旭丽似乎早就准备好了答案:“我自己也是山里的孩子,所以我更清楚这里对于老师的需要。”杨旭丽所在的乐江乡西腰村位于龙胜的西北部,距离县城74公里,距离乐江乡政府所在地37公里,号称龙胜的“西伯利亚”。“水泥路未修好之前,从西腰村去龙胜县城只能绕路,一路要途经两省区三县五乡镇,要半天才能出去。”杨旭丽说。学校的偏远,条件的艰苦并没有吓退这个年轻的姑娘。

往返西腰小学的山路崎岖,杨旭丽每周日早上背着行囊,翻过三座山,步行3个多小时才能到达学校。为了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杨旭丽经常到地灵、宝赠、大雄三个校点上研讨课,向其他教学点的老师学习、讨教。这期间,她有很多次机会可以走出大山,但是一想到孩子们的笑脸,她还是留了下来,她把最美的青春留给了大山,把最真挚的爱留给了她的孩子们。

如今,虽然已经调到地灵小学,但杨旭丽身处的环境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在教书生涯里,她当过班主任、当过教导主任、当过少先队辅导员,直到现在当了校长,虽然职位一直在变,但是她的职业始终只有一个,那就是人民教师。在谈及想不想换一个更好的工作环境时,杨旭丽沉默了一下说“当然想了,好的环境谁不向往呢?但是我更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在哪里都是教学生,能跟学生在一起我就很开心。”说到这,杨旭丽的眼里流露出些笑意:“我觉得我像课本里讲的白杨树一样,哪里需要就种到哪里。”

在担任西腰小学的校长期间,杨旭丽需要考虑的事情远比其他地方要多。“虽然学校地处偏远山区,但我们也要尽量向城里学校看齐,让山里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杨旭丽说。

在她的带领下,曾经落后的西腰小学有了图书室、电脑室,让孩子们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大山外面的世界。为了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杨旭丽发动老师们在课余时间里自己动手美化学校。大到教室的墙面,小到楼梯的每一级阶梯,西腰小学的每一个角落都凝聚着她的心血。“我们就要在校园营造一种学习氛围,让孩子们时时刻刻都能学知识,学 会 做 人 的 道理。”杨旭丽说。

看到学校大半的孩子都是留守儿童,为了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她积极进行留守儿童心理干预,打造爱心屋,让孩子们在爱心屋里免费打亲情电话,并带着孩子们一起画画、做手工、学芦笙、下棋、听音乐、读有趣的书籍等,搭建起学生倾诉、交流、辅导的桥梁,呵护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孩子们都亲切地唤她“杨妈妈”。

在平时,杨旭丽特别注重家访,她希望每个学生的一点点进步都能与他们家长分享。但是意外有时候来得非常突然,在一次家访的回途中,由于刹车失灵,她和摩托车一并冲进了沟里,左脚掌全部弯曲,五个脚趾的关节错位。

在医治的过程中,她疼痛难忍、不能行走,但她仍然不愿落下一节课。每天早上让爱人背着她一步一步艰难地走到学校,在教室门口微笑迎接每一位学生;在每天的上班时间,她少吃少喝,有时几乎不吃不喝,为的是尽量避免上厕所;放学了,再让爱人背回去。

27年间,无论任何情况,杨旭丽都坚持不请一天假,没有落下一节课。“我不能因为我的身体而耽误了我的孩子们。”杨旭丽说。

西腰村、地灵村都是有着浓郁的侗族风情的村落。为了将侗族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杨旭丽将民族文化带进校园,一有空就研究侗族歌舞,并聘请村里的长辈教孩子们唱侗歌、跳多耶舞。她还在西腰小学、地灵小学开设具有侗族特色的芦笙班,并筹措资金为学校购买侗族服装和民族乐器。

“既然我们没有外面的优势,就不要总是去‘仰望’。我们虽然在山区,但少数民族也有很多有意思的东西,那也是我们的宝贝。”为适应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杨旭丽大胆改革,勇于创新,转变传统教育教学观念。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她不断创新课外艺术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她把侗族文化带进校园,担任校点负责人期间,她聘请村里的长辈教孩子们唱侗歌、跳多耶舞,还在西腰、地灵校点开设芦笙班,多方奔跑、筹措资金为学校购买侗族服装和民族乐器,引导学生传承侗族文化。

“多耶舞动作简单,舞时手拉手围成两圈,男外女内,一人领唱,众人应和,顺圈转动,边歌边舞,肢体有节奏地摆动,无论老少都易掌握。现在已成为歌会、待客、节日的普通民俗活动。”杨旭丽说,一方面可以让现在的孩子感受传统文化的美丽,培养他们的民族气质,另一方面,大家在载歌载舞中也得到了快乐。

来源丨桂林日报(记者刘健 通讯员唐玲玲 唐海南)

关键词:

保安全、拿资格、抠细节 冬运中心全面进入北京冬奥会临战状态

2021-12-16

人民财评:稳步朝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

2021-12-16

靠双手让日子变得更美好

2021-12-16

第一观察·瞬间 | 中俄元首视频会晤:相约北京见,携手向未来

2021-12-16

世卫组织: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达270791973例

2021-12-16

他们为何奔向先行示范区——2021深圳全球招商大会透视

2021-12-16

Copyright   2015-2022 海峡木材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10   联系邮箱:396 029 14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