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重点靶向发力 万亿税费红利加快释放
今年以来,减税降费持续发力,政策红利加快释放。《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调研采访山东、湖北、四川等多地财政部门和企业了解到,减税降费聚焦中小微企业和制造业等重点行业靶向发力,地方落实落细各项政策,为小微企业减负,激发企业科技创新活力。
据了解,2023年预计可为经营主体减轻负担约1.2万亿元。展望未来,相关部门将进一步增强政策精准性,重点围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研究强化政策供给,让政策红利更好惠及经营主体。
预计全年减负1.2万亿元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今年以来,包括完善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优惠政策、延续和优化部分阶段性税费优惠政策等接连落地,着力纾解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困难,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等支持力度。财政部有关负责人称,伴随相关举措的落地,预计今年全年可为经营主体减轻负担约1.2万亿元。
记者调研了解到,地方正积极将政策落实落细,推动政策红利尽快落地见效,与此同时,多地结合当地情况,在地方权限范围内主动研究出台地方版税费举措,助力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
5月4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关于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暨2023年“稳中向好、进中提质”政策清单(第三批)》(“实施意见”)。实施意见包括25项工作措施和36项政策,预计新增减税降费350亿元,涉及省级及以上财政支出16.3亿元。
“在经济复苏基础尚不稳固,实体经济仍面临一定困难的情况下,减税降费‘乘数效应’更加明显,对稳定经济运行将发挥积极作用。”调研中,山东省财政厅副厅长袁培全告诉记者。2022年,山东省新增减税降费和退税缓税缓费2976亿元,有力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激发了主体活力。今年,山东省将继续落实落细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措施,切实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确保把政策红利最大限度转化为企业发展动力。
“减税降费是助企纾困的最公平、最直接、最有效的举措之一。”湖北省财政厅法规税政处处长夏晟临说,2023年湖北省将继续落实优化完善退税减税降费的政策措施,围绕经营主体需求精准施策,提振市场信心。
在落实好中央政策基础上,地方也用好地方税权形成政策合力,放大减税降费政策叠加效应。“中央对地方有授权的政策,四川省均第一时间承接授权并顶格实施,体现最快速度与最大力度。同时,在地方权限范围内,结合助企需要主动开展政策研究,包括继续对困难中小企业免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降低我省车船税部分税额等,为相关经营主体纾困解难。”四川省财政厅税政处处长岑勇说。
2022年,四川省落实减税退税降费政策效应充分显现,释放红利超过1700亿元。截至今年3月底,全省退税减税降费74.5亿元。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达3679.8亿元。
结构性减税靶向发力
调研中,不少企业表示,去年以来的减税降费举措为他们减轻了负担,为企业发展注入了信心。
华熙生物是以透明质酸微生物发酵生产技术为核心的在科创板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2022年第三季度,华熙生物提前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1.95亿元,提前享受减免税额2925.11万元。在年度汇缴中,加计扣除达2.29亿元,享受减免税额3443.45万元。
“制造业企业接连收到政策红包,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有效增加了企业流动资金,为我们加强研发投入,持续进行科技创新注入了信心。”华熙生物副总经理、财务总监栾依峥说。
“除了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中小微企业新购置的设备、器具,单位价值在500万元以上的,还可按一定比例税前扣除,小微企业一定税额幅度内还可减征‘六税两费’。”山东华云三维科技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一项项税费优惠政策接连出台,有力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为企业减轻了负担,增添了创新发展的底气和信心。2022年公司投入2267万元用于产品研发,研发人员数量增长113%。
“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聚焦小微企业和制造业等重点行业靶向发力。”袁培全介绍。数据显示,山东省2022年新登记市场主体220.9万户,2022年末实有各类市场主体总量达到1404.5万户、增长5.8%,其中实有民营经济主体增长5.8%。
湖北省税务局政策法规处副处长桂文智表示,随着提高制造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加大中小微企业设备器具税前扣除力度等优惠政策相继落地,企业自主研发积极性有效增强。
持续增强政策精准性
多位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建议,下一步,要持续增强税费优惠政策精准性、协调性,让政策红利更好惠及经营主体。
山东省烟台市财政局法规税政科科长张洪亮表示,2023年,烟台市将通过持续深化企业走访调研,发挥税费大数据作用,开展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企业等多个维度效应分析,不断优化服务举措,提高政策落实精准性、实效性。
财政部税政司副司长魏岩此前表示,下一步,将实施好已出台的各项政策,扎扎实实把该减的税费减到位,让政策红利更好惠及经营主体。同时,按照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的要求,综合考虑经济结构调整和助企纾困的需要,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的重点工作任务,进一步增强政策精准性,重点围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研究强化政策供给,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对记者表示,一系列科学、系统、精准的减税降费政策纷纷出台,这些减税降费政策不断加力、扩围。此外,地方政府结合自身情况主动研究出台更多助企政策,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多支持。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有利于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保就业稳民生,为经济行稳致远注入源源动力。
李旭红认为,政策举措“精准度”提升是关键。一方面,加强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调研,优化实施小规模纳税人减征增值税等一批支持小微经营主体纾困发展的政策。另一方面,推进扶持制造业等重点行业,助力其向高端化、数字化方向发展升级。如落实并完善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制造业重点行业新购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支持政策,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升级。同时,发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技术转让税收优惠等政策作用,推动制造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实现数字技术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不断提升智能化水平。(记者 孙韶华 汪子旭)
关键词:
-
聚焦重点靶向发力 万亿税费红利加快释放
2023-05-10 -
最快42秒“触顶”,最多竞拍73轮 南京12幅地块全部成交,揽金超156亿
2023-05-10 -
引力传媒:与澜舟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当前关注
2023-05-10 -
全球播报:研究显示1/4青少年从不运动,近1成青少年在节食减重
2023-05-10 -
今日报丨达洛特:C罗拥有克服问题的巨大能力,他依然能展现出好的足球
2023-05-10 -
中国传统戏曲展现对年轻人吸引力|环球报道
2023-05-10 -
九号发布高性能电动摩托E300P 最高时速达135km/h
2023-05-10 -
高速公路乐队歌曲_高速公路乐队
2023-05-10 -
焦点报道:威海看白癜风好的医院怎么走【评价好】威海白癜风治疗的医院哪好
2023-05-10 -
巴奴杜中兵回应“天价土豆”重新上架:不论名字怎么变,还是这颗好土豆
2023-05-10 -
哈投股份(600864)5月10日主力资金净卖出1871.01万元 每日速递
2023-05-10 -
迷雾鬼影壁纸-迷雾鬼影
2023-05-10 -
事关新能源、可再生能源 我国又有多项世界第一-全球简讯
2023-05-10 -
圆通速递发货单查询_圆通发票单号查询
2023-05-10 -
世界观点:中银“私人财富”客户升三成
2023-05-10 -
天天通讯!支付宝网商贷客服电话-支付宝网商贷官网
2023-05-10 -
天天热头条丨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 苏州发布14条措施
2023-05-10 -
杭州电子智能化专包一级可以直接办理吗?(二级) 环球热推荐
2023-05-10 -
苏城各校积极开展“女童守护”主题活动
2023-05-10 -
A股公司超五成负债率下降,701家参与“炒股”|全球观焦点
2023-05-10 -
世界播报:人到中年如何对抗衰老?哪些医美方法能实现面部年轻化?
2023-05-10 -
对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绿电消纳水平的思考|世界微动态
2023-05-10 -
全球新动态:干烧翅尖怎么做?
2023-05-10 -
潜江市两项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获国家级荣誉|环球要闻
2023-05-10 -
当前时讯:楼信权:八旬“江南蝶王”的蝴蝶“结”
2023-05-10 -
光大嘉宝:5月9日融资买入675.8万元,融资融券余额2.2亿元 环球快播报
2023-05-10 -
最佳防守阵容:JJJ大洛卡鲁索一阵,追梦狄龙二阵字母哥AD落选 全球动态
2023-05-10 -
今日视点:心中有温暖 肩上有担当——记河南漯河市召陵区人武部军事科科长陈志伟
2023-05-10 -
焦点报道:澄字取名寓意_澄字怎么读
2023-05-10 -
为什么人畜无害的日本国民萌宠,到国内却成了阴阳怪气的“小出生”
2023-05-10
-
守住网络直播的伦理底线
2021-12-16 -
石窟寺文化需要基于保护的“新开发”
2021-12-16 -
电影工作者不能远离生活
2021-12-16 -
提升隧道安全管控能力 智慧高速让司乘安心
2021-12-16 -
人民财评:提升消费体验,服务同样重要
2021-12-16 -
卫冕?突破?旗手?——武大靖留给北京冬奥会三大悬念
2021-12-16 -
新能源车险专属条款出台“三电”系统、起火燃烧等都可保
2021-12-16 -
美术作品中的党史 | 第97集《窗外》
2021-12-16 -
基金销售业务违规!浦发银行厦门分行等被厦门证监局责令改正
2021-12-16 -
保持稳定发展有支撑——从11月“成绩单”看中国经济走势
2021-12-16